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在毛笔文化dǐng( )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 )、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 ——选自余秋雨《笔墨祭》
正确答案:鼎。
解析:同学们易误写为:顶。引导学生看秒懂百科之“鼎”字短片,明确“鼎”字含义。
鼎是古代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基本释义:1.古代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问~。3.大:~力。~言。4.正当;正在:~盛。
正确拼音为: lǚ
解析:许多同学误写为Lu。引导学生熟记拼音规律:ü在jqxy后要去掉两点,道如ju、qu、xu、yu、jun、xun、qun、yun、yue、que、xue、yue,分开时要加点,写在一起成音节了就去掉两点,但去掉两点依然读ü。ü在其他声母开头的音节里,ü上两点不能去掉,版如nǚ、lǜ、nǜe、lǘe 。口诀记忆:小ü 碰到j q x y 就脱帽(去掉点)
拓展记忆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规律:
a o e i u ü 标调按顺序,‘i、u并排标后头’,小ü 碰到j q x y 就脱帽(去掉点)。
a母出现不权放过, (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母找 o e ,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拓展记忆“履”字的基本释义1.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2.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3.步伐:步履维艰、步履蹒跚 4.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节气有的表明气候变化,有的预示农事季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具有鲜明的农耕文明色彩。请从下列节气名称中任选一个,说说其蕴藏的节气含义。(2分) A.惊蛰 B.谷雨 C.处暑 D.大寒
(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解析:此题必须记住二十四节气,并且弄清每个节气的意思。可以通过背诵口诀和观看动画片加强记忆。
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口诀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口诀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口诀三: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口诀四: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3. 轻松一刻。在民间语文中,人们根据汉字字形相近的特点,模拟汉字之间的对话,看完令人忍俊不禁。请仿照示例,完成汉字对话。(1分)
示例:“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________”对“器”说:我哪里说得过你,你上面有两张嘴,下面还有两张嘴!
正确答案:哭
解析:“品”字由三个“口”组成,“口”里面空空如也。“晶”字由三个“日”组成,“日”比“口”里多了一横,可以调侃为装修了、化妆了。
“器”上面有两张嘴,下面还有两张嘴,很显然“嘴”指字中的“口”。“哭”上面有两张嘴,下面没有嘴,正好却合题意,说不过的原因是少了两个“口”,即少了两张嘴。有同学误写为“犬”,明显错误。题目中“我哪里说得过你”确定了答案字中一定要有嘴,只不过比“器”的嘴少。“犬”字完全没有嘴,怎么能说呢?
拓展训练答案:
(1)臣对巨说:和你一样面积,我却有三室一厅
(2)晶对品说:你们家难道没有装修?
(3)旦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4)由对甲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倒立了?
(4)兵对丘说:哥们踩上地雷了啊?两个腿怎么都没了?
(5)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7)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8)巾对币说:儿啊,戴上博士帽你也就身价百倍了。
(9)熊对能说:哥儿们,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啦?
(10) 兄对党说:你还有安全帽啊?
(11) “占”对“点”说:你四只脚也不一定能跑过我!哈哈
(12)电对曳说:“好好歇会行不,你这姿势不累呀?”电对曳说:“哥们咋百还拄拐了呢?”
曳说“不行啊,最近长个了,不拄拐还真有点站不住。”
(13)分对掰说:“咋的,当官有架子了,小手还背上了呢?”分对度掰说:“啥时候多出两只手呢?”
掰说:“应群众要求,非让我露两知手给大家看看!”
(14)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腿咋都没了?”兵对丘说:“道腿哪去了?”
丘说:“听说内底盘低跑的快,结果丘这了,一动也动不了了”
(15)王对皇说:“皇上吉祥!”皇说:“平身,咱俩级别差不多,就是比你容白而已。” 王对皇说:“哥 们,当皇上有啥好处呀,你看,头发都白了。”
(16)白对日说:“还好,哥有帽子,你看我比你白多了。”
(17)肿对中说:“哎,肉吃多了果然不好,你看我身体比你臃肿,好羡慕你的苗条身材啊。”
(18)凉对京说:“你看,弄点水在身上果然凉快很多。”
4.背诵默写。(3分)
①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确答案: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解析:这句默写要注意两个答题要素,一是比兴的修辞手法,一是内容提示: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和延安亲人是一家人,密不可分。
学生易误写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和“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虽然都用了比兴手法,但写的是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也含有延安是“我”家之意,但“树梢”句更贴切地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
正确答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这句默写要注意关键词“社会风尚”。学生易误写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还有同学误写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三句是写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③《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
正确答案: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解析:这句默写要抓住几个关键词“遭受统治者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学生易误写为:“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只写出了“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微君之故”“微君之躬”写出了“遭受统治者压迫”,“胡为乎中露?”“胡为乎泥中?”写出了“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5. 名著导读。(3分)《傅雷家书》是( )写给( )的,主要讲( )。写信时间为( )至(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 )。
正确答案:《傅雷家书》是( 傅雷及夫人 )写给(儿子傅聪、傅敏 )的,主要讲( 如何教育子女 )。写信时间为(1954 年 )至(1966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 年轻人如何做人 )。
解析:每年中考,我市名著阅读考分设置为10分。有些同学以时间紧、作业多为借口,采用速成法,即不看原著,仅仅背几个题目,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今拟题越来越科学,死记硬背已无法应付考试,这种“为了考试而读书”的功利思想,也和阅读名著,提高素养的本意相违背。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扎扎实实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统编教材有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分为内容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研究、自主阅读推荐四个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进行阅读分享,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高道德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