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站

时间:2023-12-26 08:45:44编辑:小淘

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一)平台设置街道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辖六个社区成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管理。

2012年6月,西园街道成立安徽省首家街道层面的“社会工作协会”,以协会管理行业,积极培育孵化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发展规划与组织建设咨询、服务培训和项目评估等。

目前协会已培育孵化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文体康乐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54家,备案1000余人。

二是突出专业指导。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明确两名工作人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管理岗位,负责指导各社区开展相关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由社居委确定两名社居委成员,外聘一名专业社工岗位,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培训。

同时,街道与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介入,对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三是突出引导扶持。

各社区社会工作站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多种居民服务项目。

街道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通过积极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提供活动场所,将社区网格信息员和社区志愿者作为义工充实到不同的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加强力量,形成合力。

同时,积极引导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会员缴纳与社会募集等方式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渠道,使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人才培养西园街道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把人才队伍逐步充实起来,把获得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引导居民开展活动,由专业社工来负责中心和服务站的运转。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4+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标准。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

结合《安徽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街道制定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表,用三年时间要求符合条件的街居工作人员都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三年内通不过考试的聘用人员,予以解聘,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二是集中组织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让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走上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2012年,西园街道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88名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试人员集中进行考前培训。

集中培训费用由街道承担,凡通过考试者报销报名费、书本费。共有21人获得了社会工作师职称,其中初级16人,中级5人。

三是建立教育学院。2012年6月,西园街道被安徽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以此为基础,与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合作成立安徽省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确定五个教育培训项目: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

对象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街道社区在岗工作人员,每年3至6月份开班,双休日上课。蜀山区依托街道的师资场地挂牌成为全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开设3个初级班、1个中级班,参训人员471人。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

对象为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职称考试,取得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共21人,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和实务等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实务素质。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

对象为辖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法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培训。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人培训。

对象为街道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人员,每月开展1次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今年已培训2次,培训人员达210多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同时作为市民学校,面向辖区居民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提升居民公益意识。现已开课5次,培训600多人次。四是建立岗位标准。建立西园街道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备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并在已有的21名持证社会工作师的基础上,又购买4名专业社工岗位。目前,街道每个社区已达到有4名社会工作师在岗的要求。今年,又组织了51人报考,预计会大大超过该岗位标准。对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每月发放定额岗位补贴。(三)载体设计实施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工机构介入。街道业务科室负责对社会服务项目的确定、评估、跟踪、问效,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实施,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不少规模较大、服务较实、声誉较好、具有辖区特色的品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他们带领周围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今年,确定交由各类社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有六项。特殊家庭“阳光四季”帮扶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内所有符合计划生育特扶家庭帮扶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帮扶,服务对象33人。项目以一年四季安排的活动为主线,结合“五个一”工作的开展,达到为计生特服家家庭和个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扶慰,修复其精神创伤,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树立生活的信心。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服务对象21人。主要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原邪教转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亲属(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服务。项目以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成立“合肥西园启明星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和评估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方式纠正和缓解社区矫正人员抵触情绪和思想,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情暖夕阳”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为社区内6千多60岁以上老人和80岁以上独居或空巢老人等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合作社”和“照护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社区照护服务。给辖区的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慰籍。目前,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有240位老人。自去年以来,开展了“情暖夕阳”系列活动,参加活动的老人超过400人次。老少活动家园服务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和教育、文体康乐和娱乐、知识讲座和培训等,项目通过硬件的打造和配备,基本满足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与学习需求。其中 “小树苗学堂”主要为辖区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以及重病大病、残疾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决子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培训对象为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每周开课4次,每次2小时,学堂目前拥有学员近100人,已开课一年多。志愿广场服务项目。主要在辖区内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项目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主阵地,通过志愿者队伍的建立、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目前,已成立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并设立志愿者服务呼叫平台,对志愿者队伍分类管理,下设6个社区服务站,注册志愿者325人,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助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蜀苑之声”文化服务项目。通过设立文化活动基金和评选“文化之星”以及成立“蜀苑之声”艺术学校等形式,提高居民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引领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向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目前,“蜀苑之声”艺术团下辖12支表演队,面向辖区居民吸收会员,注册会员已达到300多人,覆盖6个社区。街道投资修建了“百姓舞台”居民露天活动广场,压缩办公面积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百姓剧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

上一篇:墩儿

下一篇:捷安特770